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

李芾 傅茂海

李芾, 傅茂海.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2(3): 7-14.
引用本文: 李芾, 傅茂海.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2(3): 7-14.
LI Fu, FU Mao-hai. Mode of development for bogies of high speed car[J].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02, 2(3): 7-14.
Citation: LI Fu, FU Mao-hai. Mode of development for bogies of high speed car[J].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02, 2(3): 7-14.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芾(1956-), 男, 云南昆明人, 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博导, 德国工学博士,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高速机车车辆设计及理论研究

  • 中图分类号: U271.91;U260.331

Mode of development for bogies of high speed car

More Information
    Author Bio:

    LI Fu(1956-), male, PhD, a professor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ngaged in research of design and viehicl dynamic for high speed train and light railway train

  • 摘要: 应用高速旅客列车是增加铁路运能最为有效的措施, 高速客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及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并简述了中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提出发展中国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 指出应借鉴国外客车转向架技术,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客车转向架。

     

  • [1] T Rahn, Hochbruck, HW Moeller. ICE High-Tech on Rail[M]. Hestra-Verlag, 1991.
    [2] H Hochbruck, K Knothe. Systemdynamik Der Eisenbahn[M]. Hestra-Verlag, 1994.
    [3] W Hanneforth, W Fischer. Laufwerke[M]. VEB Verlag Für Verkehrswesen, 1986.
    [4]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国外高速列车译文集[Z]. 北京: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 1998.
    [5] 傅小日. 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6] 杨国帧. 国外高速客车转向架[R]. 上海: 上海铁道大学, 1998.
    [7] 严隽耄. 车辆工程[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5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
  • PDF下载量:  25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3-03
  • 刊出日期:  2002-0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