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报概况
学报简介
编辑部
编委简介
期刊在线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作者须知
作者园地
修改格式
报道计划
征稿启事
投稿流程
摘要写作
投稿模版
科学研究
科研院所
研究前沿
研究动态
学术会议
重大项目
招标信息
政策法规
科研不端处理
期刊编辑出版规范
出版管理条例
期刊出版规定
出版伦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学报概况
学报简介
编辑部
编委简介
期刊在线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作者须知
作者园地
修改格式
报道计划
征稿启事
投稿流程
摘要写作
投稿模版
科学研究
科研院所
研究前沿
研究动态
学术会议
重大项目
招标信息
政策法规
科研不端处理
期刊编辑出版规范
出版管理条例
期刊出版规定
出版伦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用户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询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期刊信息
(2001年创刊 双月刊 )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
长安大学
编辑出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编辑部
主 编:
沙爱民
地 址:
陕西省 西安市 南二环 路中段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编辑部
邮 编:
710064
电 话:
029-82334388
邮 箱:
jygc@chd.edu.cn
国内发行: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标准刊号:
ISSN
1671-1637
CN
61-1369/U
CODEN
JYGXAS
重要源期刊收录
更多>
美国《工程索引》(Ei)
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CSA:Technology)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
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
波兰《哥白尼索引》(IC)
邮件订阅
RSS
2005年 第5卷 第1期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沥青老化性能评价方法
张争奇
,
梁晓莉
,
李平
摘要:
为了分析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评价沥青结合料整体老化性能的合理性, 以及长期老化与短期老化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采用组分试验、常规指标以及Superpave指标对沥青经短期老化试验(RTFOT)和长期老化试验(PAV)的样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老化后沥青样品的组分变化规律与短期老化不一致, 物理指标增减幅度不同, 但如按指标评价沥青的抗老化特性, 两种不同老化方式的沥青优劣排序基本一致, 这说明虽然短期老化不能全面反映沥青的抗老化特性, 但在目前情况下作为沥青的优选方法是可行的。
更多>
2005, 5(1): 1-5.
摘要
(
411
)
HTML
(
333
)
PDF (367KB)
(
337
)
引用
(
)
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评价指标
陈拴发
,
王秉纲
摘要: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混凝土在应力与腐蚀介质耦合作用下的环境响应, 利用专门设计的应力腐蚀加载试验装置, 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三分点加荷与腐蚀溶液同时作用下的性能衰减规律, 及各试验结果对应力腐蚀评价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试验周期内, 受应力腐蚀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在10%以上, 而抗压强度及质量基本不变, 因此在评价其应力腐蚀性能指标方面以抗折强度损失率最为敏感。
更多>
2005, 5(1): 6-10.
摘要
(
346
)
HTML
(
113
)
PDF (382KB)
(
176
)
引用
(
)
冲击破碎混凝土路面的三维叠层模型
刘荥
,
黄晓明
,
刘效尧
摘要: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 常采用冲击破碎方法处理原路面, 常规的层状连续模型不能反映破碎混凝土板块的工作状态, 因此, 建立了一种分块三维叠层结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中的加铺层和地基弯沉是连续的, 破碎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弯沉是不连续的, 上下层之间的弯沉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分析结果表明, 加铺层、破碎水泥混凝土板和地基相互之间有脱空现象; 虽然破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沉呈双线性分布, 但是下层弯沉盆仍然包络上层弯沉盆; 在破碎水泥混凝土板缝两侧有弯沉差, 该处加铺层有集中弯矩和剪力差。对于具有间断刚性(或半刚性)基层的路面结构, 该模型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
更多>
2005, 5(1): 11-13.
摘要
(
442
)
HTML
(
183
)
PDF (300KB)
(
231
)
引用
(
)
基于疲劳等效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轴载换算方法
黄卫
,
刘振清
,
钱振东
,
程刚
摘要:
针对钢桥面铺装设计必须控制的疲劳和车辙主要破坏形式, 提出了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的疲劳指标与车辙指标, 遵循疲劳和车辙等效轴载换算原则, 应用疲劳等效原理, 推导出基于疲劳等效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轴载换算公式。根据室内疲劳试验及力学分析结果, 确定了该公式中的换算指数和其他轴型与轮组轴载换算为单轴双轮组的轴载换算系数。结果表明, 对于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体系的轴载换算指数为4.35, 对于钢桥面改性沥青SMA铺装体系的轴载换算指数为5.30, 对于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体系的轴载换算指数为6.25, 在钢桥面铺装设计与验算中, 经换算其结果较为精确、可行。
更多>
2005, 5(1): 14-18.
摘要
(
228
)
HTML
(
77
)
PDF (367KB)
(
304
)
引用
(
)
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计算模型
张洪亮
,
胡长顺
,
吕文江
摘要:
为确定路桥过渡段桥台与引道之间的差异沉降, 考虑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以人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最大瞬态振动值作为控制指标, 建立了台阶状和折线形不设搭板与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模型, 提出以容许台阶高度和搭板容许纵坡变化值作为不设搭板与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 以三自由度体系作为单轮平整度测定车模型, 以五自由度体系作为双轴车辆模型, 而且五自由度体系中不能忽略车架的转动惯量。容许最大瞬态振动值为1.0 m/s
2
时, 搭板容许纵坡变化计算值为0.42%, 位于行车调查得到的0.4%~0.5%范围内, 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更多>
2005, 5(1): 19-23.
摘要
(
340
)
HTML
(
122
)
PDF (383KB)
(
503
)
引用
(
)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
冯忠居
,
谢永利
,
李哲
,
张宏光
摘要:
基于芝川河特大桥的桩基原位试验, 对粉质砂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分析, 并将实测成果与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和中长桩或短桩的承载力性状具有明显差异; 粉质砂土处于地面以下的不同部位, 其侧阻力有较大差异; 规范公式计算承载力结果明显小于原位试验结果, 相差超过50%。研究结果表明, 相同土质处于地面以下不同部位对桩产生的极限摩阻力不同, 规范公式不适于评价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力。
更多>
2005, 5(1): 24-27.
摘要
(
356
)
HTML
(
101
)
PDF (293KB)
(
623
)
引用
(
)
公路旧桥加固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武同乐
,
徐岳
摘要:
阐述了公路旧桥加固效果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 在传统成功度评价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成功度综合评价法用以评价桥梁加固后的综合效果。该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桥梁加固项目成功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德尔菲评分法确定评价指标集, 并根据指标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优化处理, 得到成功度综合评价矩阵; 对模糊数学理论的矩阵算子进行拓广, 建立了既全面考虑又兼顾重点的成功度综合评价计算模型。算例中双曲拱桥加固后项目成功度的计算结果为0 46, 成功度综合评价结论为“部分成功”, 与实际相符, 这说明成功度综合评价方法可综合专家的模糊评价信息, 能对桥梁加固效果作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更多>
2005, 5(1): 28-32.
摘要
(
291
)
HTML
(
119
)
PDF (335KB)
(
399
)
引用
(
)
铁路直线轨道空间振动时变模型
曾志平
,
陈秀方
,
赵国藩
摘要:
针对无限长轨道上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响应特性, 建立了铁路直线轨道结构空间振动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 将轨枕和钢轨离散为线性粘弹性点支承梁单元, 运用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 建立了模型的振动方程组, 采用轨道不断“增加和缩减”方法, 使得模型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及荷载列阵具有时变特性。运用既有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实测参数, 计算了轨道长度为4 km的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响应值, 钢轨位移、轮对摇摆力以及车体加速度等指标计算幅值与实测幅值接近, 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更多>
2005, 5(1): 33-35.
摘要
(
425
)
HTML
(
149
)
PDF (256KB)
(
423
)
引用
(
)
高速铁路振动荷载时程的动力反分析
金亮星
,
张家生
,
聂志红
摘要:
为了求解高速铁路竖向振动荷载时程问题, 在用Newmark法求解运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 推导了求解振动荷载的公式, 提出了由振动加速度反求振动荷载时程的动力有限元方法。结合秦沈客运专线, 计算了列车运行速度分别为230 km/h和265 km/h时的列车竖向振动荷载时程。发现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了35 km/h时, 列车竖向振动荷载最大值增加了16 34 kN。结果表明由实测振动加速度可以反求振动荷载, 该方法可行。
更多>
2005, 5(1): 36-38.
摘要
(
400
)
HTML
(
142
)
PDF (205KB)
(
418
)
引用
(
)
磁浮列车明线交会横向振动分析
刘堂红
,
田红旗
摘要:
为了研究气动力对磁浮列车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以上海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 采用动网格技术, 通过求解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 S方程对磁悬浮列车在相对速度860 km/h交会时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 同时将车体、悬浮架作为弹性体, 悬挂系统作为弹簧阻尼单元, 建立了详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考虑列车交会瞬态压力冲击作用下的高速磁浮列车进行了横向振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流场数值计算出的最大压力波幅值与实车试验结果两者差距小于6%;仅考虑轨道不平顺时, 磁浮列车的横向振动较小, 而在考虑磁浮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交会压力波的情况下, 车体却产生了较大的横向振动, 底架最大横向加速度达1 5 m/s2, 经过二系悬挂的缓冲作用后振动明显减小, 悬浮架最大横向振动加速度约为0 7 m/s2。
更多>
2005, 5(1): 39-44.
摘要
(
400
)
HTML
(
176
)
PDF (404KB)
(
387
)
引用
(
)
基于输出反馈
H
∞
算法的高速水翼船姿态控制
任俊生
,
杨盐生
摘要:
应用输出反馈
H
∞
控制算法, 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和LMI控制工具箱, 基于高速水翼船的运动仿真平台, 研究了高速水翼船在波浪中运动的姿态控制器设计。通过对水翼船的非线性运动数学模型在设计速度点处线性化, 得到了考虑外界干扰的水翼船运动状态空间模型。以高速水翼船HC200B A1为实例进行控制器设计的仿真研究, 发现输出反馈
H
∞
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减小波浪引起的摇荡运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仅需要系统的部分状态信息, 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更多>
2005, 5(1): 45-48.
摘要
(
283
)
HTML
(
129
)
PDF (262KB)
(
229
)
引用
(
)
多层次多目标重点避让船模糊优选模型
刘德新
,
吴兆麟
,
贾传荧
摘要:
为解决船舶避碰自动化领域的多船智能避碰决策问题, 建立了多层次多目标重点避让船模糊优选模型。分析了碰撞危险度和避让难易程度对重点避让船决策的影响, 通过划分相互关联的有序层次结构使问题条理化, 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 建立了相应的模糊优选模型, 以低层次的输出作为高层次的输入, 对每一层次的单元系统进行优化计算, 利用相对优属度向量进行排序, 确定重点避让船。模拟计算了一艘船同时和7艘目标船相遇时重点避让船相对优属度向量, 按相对优属度越大排序越前的原则确定目标船3为重点避让船, 决策结果正确, 该模型可行。
更多>
2005, 5(1): 49-52.
摘要
(
243
)
HTML
(
71
)
PDF (262KB)
(
281
)
引用
(
)
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侧翻稳定性的改善
余强
,
马建
摘要:
为提高汽车高速弯道行驶、紧急变线行驶时的安全性, 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 建立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通过控制器调整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 改变车身侧倾振动状态。模拟分析得到半主动悬架系统使得汽车在高速变线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了60 9%, 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了64 6%, 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了35.2%。结果表明利用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与侧倾角加速度, 提高了汽车的侧翻稳定性。
更多>
2005, 5(1): 53-56.
摘要
(
261
)
HTML
(
98
)
PDF (257KB)
(
196
)
引用
(
)
机场最小起降带模糊优选理论模型
许巍
摘要:
应用多目标决策模糊优选理论, 研究了抢修方法、弹坑工程量等因素对机场最小起降带方案评判结果的影响, 建立了最小起降带模糊优选理论模型, 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建议值。结合抢修实例对模型和参数进行了检验, 发现方案评判结果的优属度量化值由只考虑抢修时间影响的0.83提高为综合评判后的0.98。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机场最小起降带方案的综合优劣程度, 所得决策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更多>
2005, 5(1): 57-60.
摘要
(
290
)
HTML
(
110
)
PDF (277KB)
(
189
)
引用
(
)
动态航迹推测方法
彭瑛
,
胡明华
,
张颖
摘要:
应用大圆航迹和等角航迹原理, 融合雷达、电报等动态数据, 研究了动态航迹推测算法, 以及该算法在航空器飞行轨迹预测、航空器过航路点时间预测和空中交通流量动态统计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利用广州机场的实际航班数据, 将动态航迹推测算法与经验时间累加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动态航迹推测算法符合航空器运行规则, 其误差在±0.5 min之内, 能及时修正航空器的飞行轨迹, 反应灵敏。结果表明动态航迹推测方法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短时期内空域使用情况, 是一种为空中交通战术流量管理提供准确数据的有效方法。
更多>
2005, 5(1): 61-65.
摘要
(
351
)
HTML
(
141
)
PDF (358KB)
(
201
)
引用
(
)
非线性季节型航空公司客运收入的组合预测方法
王斐峰
,
王琨
,
邓学钧
摘要:
针对航空公司的客运收入同时具有增长性趋势和季节波动性特征, 使得客运收入的变化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组合特点, 依据灰色预测GM (1, 1) 模型原理, 建立客运收入预测模型, 以反映其增长性趋势的特点, 建立客运收入季节变动预测模型, 以反映其季节波动性特点, 最终形成非线性季节型客运收入组合预测模型。航空公司客运收入的预测结果表明, 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小于1%, 该模型有效、可行。
更多>
2005, 5(1): 66-69.
摘要
(
212
)
HTML
(
112
)
PDF (258KB)
(
200
)
引用
(
)
码头堆场龙门起重机动态配置优化模型
李建忠
摘要:
为了优化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动态配置, 建立一个多目标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以各箱区总的未按计划完成工作箱量所需的龙门起重机时间和龙门起重机闲置时间的最小化为目标函数, 采用基于启发式方法的Lagrangian松弛算法, 求取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动态配置近似最优解。算例测试表明, 算法的平均相对对偶间隙为1%, 平均计算时间为4 min, 这种方法对于港口堆场内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动态优化配置是有效的。
更多>
2005, 5(1): 70-74.
摘要
(
333
)
HTML
(
101
)
PDF (339KB)
(
191
)
引用
(
)
港口航行环境安全组合评价模式
陈伟炯
,
郝育国
,
秦庭荣
,
黎飞
,
王凯元
摘要:
为解决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而产生的结论多样性问题, 提出了组合评价模式。以中国沿海10个港口的航行环境安全程度为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 得到了5组不同的排序结果, 再用序号总和理论与众数理论对这5种方法所得结果作组合处理, 得到惟一排序结论。该结论与客观实际相符, 优于任何单一方法的排序结果, 得到了船长们的认可, 表明使用组合评价模式, 有助于弥补单一评价方法的缺陷。
更多>
2005, 5(1): 75-77.
摘要
(
293
)
HTML
(
76
)
PDF (278KB)
(
188
)
引用
(
)
量纲分析理论在交通流分析中的应用
欧忠辉
,
吴正
,
陶明德
摘要:
针对交通流模型的多样性和同一参数测量值的变化, 分析了建模思想和测量统计方法一致性的必要。根据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 通过量纲分析方法, 对各种交通流模型及其参数进行研究, 从中得到各个模型之间本质上具有相似性的基本结论, 以及主要无量纲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对交通流局部密度增大后消散问题从无量纲入手, 得到的无量纲结论能够说明有量纲低速和高速交通流模型问题。此示例说明量纲分析方法对交通流模型及其参数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更多>
2005, 5(1): 78-81.
摘要
(
319
)
HTML
(
187
)
PDF (277KB)
(
542
)
引用
(
)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理想决策方法
胡启洲
,
石琴
,
张卫华
,
张爱萍
摘要:
为了优化城市公交线路网络, 用定量分析法把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目标及约束条件用特定函数表示, 在定义理想方案的基础上, 以目标函数为因素指标集, 以备选方案为论域集, 求出各个备选方案到理想方案的二维距离, 按距离大小对方案排序, 得到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最佳方案。优化结果表明, 优化后公交线网利用率增大, 可达性良好, 优化结果符合实际, 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更多>
2005, 5(1): 82-85.
摘要
(
239
)
HTML
(
94
)
PDF (260KB)
(
258
)
引用
(
)
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综合评价
李铁柱
,
刘勇
,
卢璨
,
沈莉芳
,
王朝阳
摘要:
为评价城市公交首末站的布局优劣、运营状况、服务水平, 进而优化规划方案, 遵循综合性、实用性、可比性、独立性和相容性的原则, 从规划的协调性、运行的有效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运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 提出了10项评价指标。结合工程实际, 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指标分级值; 提出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 该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公交首末站的布局、运营状况及社会环境,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可以用于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管理。
更多>
2005, 5(1): 86-91.
摘要
(
288
)
HTML
(
83
)
PDF (425KB)
(
178
)
引用
(
)
基于交通限制的路网最优路径算法
王丰元
,
潘福全
,
张丽霞
,
邹旭东
摘要:
为了解决车辆诱导系统中复杂道路结构表达及因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管理而产生的最优路径选择求解的复杂性, 依据图论中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含有禁行路线路网的最优路径求解算法。以行程时间最少为目标, 按照网络转化法把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转化为不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 采用邻接节点矩阵和邻接节点权矩阵实现了道路节点关系的表达, 改善了传统的Dijkstra算法, 将全局节点路径的求解转化为与求解节点紧密联系的局部区域求解, 将所研究的网络转化方法和改进的路径寻优算法应用于车辆诱导系统。结果表明应用该算法能够在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中求解最优路径, 减少了问题求解的路网节点数, 提高了计算效率。
更多>
2005, 5(1): 92-95.
摘要
(
376
)
HTML
(
123
)
PDF (314KB)
(
634
)
引用
(
)
策略性库存路线的PPSA算法
叶志坚
,
杜文
,
叶怀珍
,
周荷芳
摘要:
总结了Larson的SIRSA (Strategic Inventory and Routing Saving Algorithm) 启发式解法, 针对其补充周期短的缺陷, 提出了以库存补充周期和补充阶段为变量的PPSA (Period andPhase Saving Algorithm) 启发式解法。计算结果表明, 当车辆每作业一次能补充的客户数较多, 且客户间最大的可能补充时间间隔差别较大时, PPSA算法对车辆的需求明显少于SIRSA算法。
更多>
2005, 5(1): 96-101.
摘要
(
232
)
HTML
(
63
)
PDF (420KB)
(
163
)
引用
(
)
寻找车辆最优路径的混合算法
杨瑞臣
,
周永付
,
云庆夏
摘要:
从可见度、信息浓度更新、参数对蚁群算法加以改进, 可见度计算利用节约值及距离, 使用较优的数个解完成信息浓度的更新, 根据迭代次数的改变灵活设置的影响系数, 然后引入交换法完成局部搜索, 得到混合算法。用此法对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求解, 寻找最优路径。该方法得到车辆数为5 veh, 配送路径总长为855.68 km, 优于遗传算法的求解结果, 表明该方法可行。
更多>
2005, 5(1): 102-105.
摘要
(
383
)
HTML
(
133
)
PDF (257KB)
(
542
)
引用
(
)
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
龙科军
,
杨晓光
,
王跃辉
,
周志刚
摘要:
匝道间距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对交通流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城市快速匝道的特点, 应用驾驶员行为理论, 模拟了驾驶员城市快速匝道上的驾驶行为。认为匝道间距是影响城市快速路主线运行状况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确定匝道最小间距, 必须确定匝道组合模式和计算匝道加减速车道长度, 并计算出车流从匝道汇入主线后, 由于车流变道而形成交织车流长度。由此建立了不同匝道组合模式下的匝道最小间距模型。应用实例表明, 当匝道间距不能满足最小间距时, 车速降低, 服务水平下降。
更多>
2005, 5(1): 106-110.
摘要
(
289
)
HTML
(
81
)
PDF (376KB)
(
596
)
引用
(
)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时间模型
徐良杰
,
王炜
摘要:
为了分析交叉口处左转及右转机动车对行人过街交通的干扰和影响, 合理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信号, 应用交通流冲突理论、间隙接受理论, 推导了行人穿越机动车道的人数及等待通行人数, 应用统计学方法, 建立了行人过街时间模型。实例分析表明, 行人平均过街时间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452 7 s和4.15%, 85%行人过街时间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206 5 s和1.57%, 90%行人过街时间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401 2 s和2 84%, 模型计算精度满足要求, 有利于行人专用信号相位的设置。
更多>
2005, 5(1): 111-115.
摘要
(
291
)
HTML
(
91
)
PDF (336KB)
(
246
)
引用
(
)
基于Multi-Agent的高速公路集成交通控制系统
黄铮
,
邹群
,
邹国平
摘要:
高速公路集成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分布的动态复杂巨型系统。在智能控制系统分级递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速公路集成交通控制系统的集散递阶体系结构, 并以Agent作为各级智能控制器, 建立了高速公路集成交通控制系统MAS模型, 探讨了MAS中主体的结构模型、构造方法、通信机制和协商机制, 为基于Multi Agent的高速公路集成交通控制系统的最终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
更多>
2005, 5(1): 116-119.
摘要
(
237
)
HTML
(
75
)
PDF (326KB)
(
279
)
引用
(
)
陆桥通道旅客出行选择特征
彭辉
,
陈宽民
,
王京伟
,
王玉萍
摘要:
为预测综合运输通道客运需求结构变化, 以陆桥运输通道为例, 对不同运输方式旅客出行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旅客的职业分布中企管人员占20%以上, 其余主要是工人、农民和个体经商人员; 月收入1 000元以下者主要选择公路, 2 000元以上者选择民航比例较高, 中等收入者多选择铁路; 以出差和探亲为目的出行者占50%以上; 出行距离分布分析显示, 公路优势在200km以内, 民航优势在1 500 km以上, 铁路以中长距离为主; 旅客对服务属性选择, 以安全为第一要素者近60%, 其次才是速度和费用。结果表明, 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陆桥通道内部客运市场正逐步扩大, 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
更多>
2005, 5(1): 120-123.
摘要
(
287
)
HTML
(
109
)
PDF (321KB)
(
201
)
引用
(
)
恶劣气候对高速公路车辆出行的影响
王海燕
,
项乔君
,
陆健
,
任英伟
摘要:
针对恶劣气候条件下, 出行概率与影响交通出行的气候条件、出行距离和安全设施等因素的内在关系, 对出行概率与出行距离、气候特征等定量变量进行统计回归分析, 并建立了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84%, 残差检验表明模型的线性假定成立。综合考虑安全设施对模型的影响, 给出出行概率与各影响因素的综合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恶劣气候严重程度与交通出行概率成反比关系, 恶劣气候条件下, 出行距离与出行概率成正比关系, 而不同的恶劣气候条件、车辆出行距离、道路安全设施完善程度对高速公路交通出行综合影响幅度在10%~50%之间。
更多>
2005, 5(1): 124-126.
摘要
(
273
)
HTML
(
92
)
PDF (215KB)
(
435
)
引用
(
)
文章推荐
更多>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提升措施研究进展
在役水泥路面劣化行为与延寿技术综述
桥梁长寿命设计理论综述
轨道交通列车车轮多边形磨耗机理及其影响综述
钢轨擦伤形成机理、检测与防治综述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交通流预测方法综述
面向长寿命的既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设计综述
船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综述
长寿命UHPFRC组合钢桥面板研究综述
桥梁工程中非接触位移测量技术研究综述
关键词检索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期刊检索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期刊动态
更多>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
期刊推介 | 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力学与数值仿真研讨会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招聘启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入选202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综合交通/新型交通与新兴交叉技术”专刊征稿启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入选 “202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作者园地
更多>
诚聘青年编委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推荐外籍编委
关于文章中的中国地图
科技名词英汉对照
2017年4月Ei刊源
学术会议
更多>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创新论坛
第三届国际无伸缩缝与可持续桥梁研讨会
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
友情链接
更多>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
《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
中国公路学报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